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catalog
sort
点开自己博客的友链页时,鼠标在屏幕上悬停了三秒。那些方方正正的卡片像排队的罐头,齐刷刷地陈列着,每个头像都带着同样的圆角,简介文字被框在固定尺寸的矩形里 —— 突然意识到,用 NotionNext 搭博客三年,居然让友链长成了这副模样。
友链该是什么样子?深夜翻到 2020 年的博客存档时愣了神。那时的链接列表还带着笨拙的动态效果,鼠标滑过会泛起浅粉色的涟漪,博主们用 PS 裁出的头像边缘还留着毛边,有人在简介里藏着自己的作息表,有人把链接做成书签的形状。那些不够规整的设计里,藏着活生生的人。
NotionNext 的极简框架像把精准的尺子,不知不觉间把所有元素都量成了标准件。默认的友链模板确实省心,复制粘贴 ID 就能生成卡片,自动对齐的网格系统永远不会出错。可当第三十七个头像变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时,突然发现这些链接失去了辨识度 —— 就像通讯录里只有工号的联系人,明明存着却记不起是谁。
上周收到读者邮件,说在我的友链页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同好。这句话突然点醒了我:友链从来不是链接的堆砌,而是互联网上的邻里关系。就像老城区的杂货店,门牌歪一点才显得亲切,窗台上的盆栽探出围栏才有意思。那些千篇一律的卡片,倒像是把邻居们都关进了标准化的鸽子笼。
试着在 CSS 里加了行代码,让友链卡片在 hover 时轻轻旋转 3 度。看着屏幕上微微晃动的头像,忽然觉得它们活过来了。或许可以给不同领域的博主加个微妙的底色区分,让技术博客带点冷调,让生活博客泛着暖光;或许该留个小角落让大家自由发挥,有人放自己拍的晚霞,有人贴只猫爪印 —— 毕竟,连快递盒都开始印个性化图案的年代,友链不该还停留在电子表格阶段。
NotionNext 的优势在于轻量化,但轻量不代表失重。删了几个冗余的动画效果,反而觉得页面透气了不少。把头像的圆角半径调得随机些,有的接近圆形,有的保留明显的棱角,像街坊邻居们各异的脸庞。简介文字不再强制截断,让那些藏着俏皮话的长句子能自然舒展。
改到凌晨时突然明白,好的友链页该像个热闹的街角。不必刻意规划谁站在哪,允许有人往前多站半步,允许有人的招牌歪一点。那些看似不规整的排列里,藏着互联网最初的善意 —— 我们交换链接,本就是为了让每个路过的人知道,这里不止有代码和文字,还有一群认真生活的人。
晨光爬上屏幕时,新的友链页终于有了呼吸感。第一个发现变化的是位摄影博主,她发来消息:"我的头像旁边居然有片小叶子!"—— 那是加在摄影类链接旁的微小装饰。原来大家都在等一个信号,证明这些冰冷的链接背后,始终有人在认真对待每一次相遇。
博客突发崩溃?我的紧急排查与解决全记录Spring Cache 扩展:Redis 批量操作优化方案与 BatchCache 自定义实现
Loading...